求职

  • 选择地区

    选择地区

    上海

    北京

    天津

    重庆

    江苏

    浙江

    广东

    深圳

    海南

    福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山东

    江西

    四川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陕西

    山西

    广西

    云南

    贵州

    甘肃

    内蒙

    宁夏

    西藏

    新疆

    青海

    其他地区

    选择其中的地区

  • 选择职业类别

    选择职业类别

企业入口

2023/07/17(Mon)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30岁想裸辞转型?

特约作者 / 苏菲

最近一段时间,社交媒体上关于「裸辞」「职业转型」的亲历分享越来越多。

其中很多人都可以说是在职场顺风顺水,甚至满足了大家对于事业成功的定义。但他们却依旧会突然中断原有的职业道路,踏上另一条寻找自我的旅途。

经过观察,我发现很多裸辞并进行职业转型的人都在30岁左右。同时,不少感到对未来迷茫,来寻求职业生涯咨询的人也都在30岁上下这个节点。

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人容易陷入这种思考和决策的困境呢?

其实这种「30岁魔咒」的现象,在职业发展理论中是有解释的。

20岁到30岁,职业发展课题大不相同

在职业发展论中,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着自己相应的「发展课题」。就像小孩子要按顺序学习坐、站、走、跑一样,只有勇敢面对这些课题并加以解决,才能顺利过渡到下一个阶段。虽然现代社会中,我们的「人生时钟」各不相同,但遇到课题的顺序却不会有太大改变。

比如说刚进入工作岗位,处于职业发展初期的人(通常是20多岁),首先面临的几个课题:

・获取正式雇佣的资格

・对工作的基本方法进行学习

・作为组织中的一员,寻求周围的认同和归属感

・争取早日成为独当一面的成员

・面对并接受对职场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有经验的人可以回想一下,初入职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忙着学新技能、新东西,努力习惯作为「社会人」的生活节奏,并且极其渴望获得来自职场环境的认同。

在这个阶段突然退出职场的人并不多,大都是卡在了「面对并接受对职场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这个课题上。不过,因为任何职场的现实都会和期望有一定差距,所以这样的人中,除了少数确实是幸运逃离黑企之外,更多的则会进入频繁跳槽转行却一直不满意的处境。

进入30岁之后,大多数人已经能够掌握工作的基本技能,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这时候我们面临的课题就出现了变化:

・寻求晋升机会

・寻求工作的意义感

・在「技术职能」与「管理」两条发展路径之间的选择

・对于长期发展方向的迷茫

・需要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寻求平衡

比较一下就能发现,30岁前后(或者说度过职业初期发展阶段后),我们要面临的职业课题比之前复杂、抽象得多。仅仅是学会正确迅速地完成工作已经不够了,而要更多纠结于人际关系、公司规则、未来发展、意义感、家庭等选择。

这些事难在根本没有正确答案。

所以很多很多人在熟悉了工作,开始面临这些课题的时候,会发现一个让人崩溃的事实: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这份工作,行业长期前景不乐观,或者继续走下去也并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一旦产生这种涉及底层价值观的怀疑,就会发现继续工作下去成了极为困难痛苦的事情。这也是很多人突然裸辞、离开旧行业、追求全新生活的主要原因。

我到底要不要「裸辞」?

很多人都会纠结,这样的突然中断到底好不好?选择裸辞、中途换行业到底对不对?

我的观点是:客观来讲,裸辞和中途转换赛道,肯定是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但一个人对职业发展和生活方式产生的「觉醒」是不可逆的。在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接受这种不利影响,谨慎做出长期来看更好的选择。

首先,没有人能够预设完美的职业道路,甚至很多不适合自己的路都是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规划才会选择的。我们长达一生的职业摸索,其实都是在不断试错、调整的过程。所以一旦意识到过去的选择并不适合自己,也不需要太过懊悔。

其次,当我们真正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这不是我向往的生活」的那个瞬间,也就是我说的「觉醒」时刻,就很难再持续之前的工作方式了。无论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总有东西需要因为这个契机产生改变。所以我们需要去做的就是抓住这个契机,做出相对合理、损害更小的改变。

面对迷茫,立刻裸辞并不是唯一的答案,我们可以去找找有没有更加温和,自己也能接受的选择。

比如我在咨询中,会和来访者一起讨论以下的问题:

现在的不满是短期问题导致的,还是长期或某些无法改变的本质问题导致的?

公司里换个岗位会不会好一点?

不转行,换个公司的话会不会环境就会有改善?

是否能接受维持现有工作(包括躺平摸鱼)的时候同时准备下一个赛道?

工作中缺失的东西(如意义感)能否通过业余时间的其他活动获得?

家庭和朋友能否在今后给与一定的机会和金钱支持?

打开思路,有时候我们就能得到更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一点,如果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已经受到了肉眼可见的影响,那么不要犹豫,立刻做出改变吧。哪怕短期内会很困窘,也没有任何工作和报酬值得我们不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去交换。

辞职以后,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已经确定现在这份职业不适合自己,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总结过去的经验,来寻求相对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整理自己的思路:

  1. 我感兴趣的行业/职位前景如何?是否有可行的转行途径?
  2. 我所看到的其他行业/职位的情况是否属实而非网络谣传/刻板印象?是否确实听取了从业者的真实意见?
  3. 我今后在选择职业时最重视的价值观是什么?(比如专业性/管理机会/工作生活平衡/独立自由性/创新性/成长与挑战性/社会贡献等)
  4. 我今后选择职业时非常看中的几个条件是什么?可以妥协的条件是什么?
  5. 我是否具备感兴趣的职业方向所要求的技能?如果不具备,该如何填补这部分技能?
  6. 如果今后向着感兴趣的方向发展,可以多大程度活用过去的技能和经验?
  7. 如果新的职业方向做很久,我会不会有倦怠感?新职业方向的哪些部分可以给我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战胜倦怠感?

30+转换方向时,要为即将来临的40岁课题做准备,着重在「价值观」「工作与家庭平衡」「预防倦怠感」「是否走管理路线」几个方面做好相应的考量。大家可以写下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并且积极找能帮助自己的朋友反复讨论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找到自己真正的想法。

在人生百年时代,转换职业方向将会成为一件很常见的事。不过,在每一次转向中找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方向,是需要仔细思考与选择的。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在这样的时刻帮助你,减少一些迷茫。

作者:苏菲,自媒体撰稿人/日本国家认证职业规划咨询师。2010年赴日,东京大学修士课程毕业后就职于日本IT公司,现居东京。

相关文章

  • 2023/12/02(Sat)

    日企中的非日本员工暴增四倍!赴日外国人越呆越舒服了?

    我们都知道,面对日益加剧的少子高龄化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三大对策来增加劳动力人口。这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政策变化,同时为日本的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其中撬动日本社会变化最大的,也与我们最为息息相关的,无非就是外国人的引入了

  • 2023/12/02(Sat)

    「全民跑路时代」:坚持耕耘和追赶风口,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

    今年,出现了一个新词「跑路人」。在多数语境中,这个词会用来代指从社会普遍认知中那些很不错的环境、从他人口中钦羡的待遇中离开的人。从大厂跑路、从体制内跑路、从各种传统或新兴行业跑路……故事的主角往往被一些优质条件吸引进入这些环境,但实际工作后觉得并不适合自己,最终鼓起勇气离开

  • 2023/12/02(Sat)

    日本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

    近期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赴日IT派遣越来越难做』的投稿突然增加了不少。『刚来日本三个月就被劝退!』『来日本六个月了还没有进现场,一直在待机』『说好的80万月薪变成了少得可怜的18万底薪……』这许多投稿,似乎是人们对赴日工作的期待和现实出现了较大的差距。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吗?这条路真的走不通了吗?

用户注册

※您提供的电子邮箱会收到注册指南

注册指南邮件已发送

views.customer_sign_up_modal_complete__visual_alt views.customer_sign_up_modal_complete__visual_alt

会员注册还没有完成

注册指南邮件几分钟内送达。
请在24小时以内从邮件的URL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