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

  • 选择地区

    选择地区

    上海

    北京

    天津

    重庆

    江苏

    浙江

    广东

    深圳

    海南

    福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山东

    江西

    四川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陕西

    山西

    广西

    云南

    贵州

    甘肃

    内蒙

    宁夏

    西藏

    新疆

    青海

    其他地区

    选择其中的地区

  • 选择职业类别

    选择职业类别

企业入口

2023/02/06(Mon)

求职者,去甲方公司好,还是乙方公司好?

特约作者 / 苏菲

很多人求职时,会把市面上的公司分为「甲方」『乙方」来看。

在一桩生意当中,甲方公司是花钱雇佣别人的,乙方公司是拿钱给人做事的。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甲方爸爸」这个说法。从表象上来说,似乎在乙方公司就要一直忍气吞声,憋屈得很。那么跳槽了甲方公司,会不会轻松很多呢?

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分析比较一下甲方和乙方各自的特点,以及每个人该如何选择。

「甲方」和「乙方」的本质

很多人印象中,「甲方爸爸」似乎不受制约,今天改个方案,明天加个需求,可以为所欲为。

在段子里似乎是这样,但在现实中,甲方永远是相对的。

处于上游的甲方,往往都是做产品的。他们的「甲方爸爸」不是某家特定的公司,而是多数的、非特定的用户(或者说市场)。比如苹果、索尼这样的公司。对这样的公司来说,用户为自己的产品买单,才有经费去委托其他公司做事。这样的公司属于「产品驱动型」的甲方。

另外,每个国家都有一个终极大甲方——政府。政府不提供市场流通中的产品,但依旧有外包需求。这笔经费来自税金,且其使用受到上级和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在组织内部有着一套评价体系。这属于「内部驱动型」的甲方。

而为政府或者其他公司提供自己的服务或者成果以得到其经费的,就统称为乙方。乙方的导向就是甲方客户,无论其成果、产品、服务如何,重要的是要甲方满意,才能一直被选择下去。

在一条商业的利益链上,很多公司处于中游,同时处在甲方和乙方的位置。虽然它也会成为委托人,但对上游客户负责的本质不变,所以我们这里把它归为乙方。

甲方对「KPI」负责,乙方对「甲方负责人」负责

我们从几个维度,来比较一下甲方公司与乙方公司的区别。

甲方:

・主要对社内负责,可能需要背KPI的压力

甲方公司员工的主要压力来源于组织内,大部分时候取决于为了获得组织内部承认而制定的KPI。比如一条产品线卖的好不好,一次市场营销是否成功,自己获得的经费是否花在了刀刃上,是否能带来更大的收益。

・社内政治复杂的可能性高

很多时候,甲方公司的产品往往由多个组协作完成。除非职务到达一定等级,否则功劳或者责任不太会完全落到某个具体的员工身上。因此,社内晋升的评定标准很可能不仅仅是KPI。尤其在一些大型公司内,没什么经营危机,项目周期又长,不靠数字而靠人际关系晋升的现象可能会比乙方更多,也可能会有更复杂的社内政治和内斗。

・职务更「综合」,但往往基于固定行业

甲方公司往往在某个行业深耕,但要做的事情、要理解的知识却需要涉及该行业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日本,很多甲方公司的职位都比较综合,而且涉及不少事务类的工作,因此会有不少人进入甲方后,觉得一直「在打杂」而烦恼。

・跳槽范围略窄

这一点在日本更加明显。日本很多大手甲方公司比较重视从零培养的校招(新卒),可能在公司干了很多年,结果专业技能却仅仅是「做工薪族」,而且获得的大多数是跟该公司相关的知识(公司内部结构或者一套独特的做事逻辑、人脉等),并不一定在市场上通用。这样的人,跳到其他甲方的选择可能会比较少(与行业固定也有关系),而要跳到乙方公司时,专业性可能会成为短板。

总的来说,在甲方混得好,需要多关注组织、公司/工作的评定标准和社内人脉。相对来说比乙方安逸,但也可能因为过于安逸而丧失成长的机会。

我们再来看看乙方:

・甲方负责人说了算,不一定背负KPI

有些乙方需要对效果负责(比如广告投放),但有些仅完成任务即可(比如制作调研报告或者开发网站)。无论是哪种,最终优劣都主要是甲方来进行评定。而大多数时候又是仅由甲方的项目负责人来评定,主观成分会相对多一些。

还记得那个梗「五彩斑斓的黑」吗?就是在说甲方评定标准可以有多主观。

这就造成一种现象:乙方想做好东西,但甲方只看中投入产出比和数字。这个矛盾在创造性较强的行业里尤甚。

所以,要想做更合格的乙方,就需要有这样的觉悟——自己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协助这个甲方负责人来搞定他在公司内部的KPI。

任何理想和创造,都需要在切实满足对方这个需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需要赶进度、工作临时变化的可能性高

和甲方不同,乙方的工作会更频繁地受到「噪音」的干扰。甲方内部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会反映到工作内容和deadline上。如果是甲方换负责人,那么整个做事方式和评定标准都可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造成乙方们苦不堪言的主要原因,也是进入乙方公司需要做好的另一个觉悟。

提高专业性和品牌力,变成一个不缺甲方的乙方,可以或多或少地减弱这种被操控感。可以更「任性」地实现自己想法的明星建筑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职务更「专业」,但可以跨行业,跳槽范围更广

由于乙方往往提供具体的服务和产出,执行力很重要。所以其内部员工的专业性更高,对新变化、新技能的出现也更加敏感。

大多数乙方的技能都可以多行业通吃,并且乙方的专业性是对外的、市场通用的,所以乙方公司的员工在跳槽时选择更广,往甲方跳也不难。

总的来说,乙方公司的节奏更快,依仗专业性、根据实力获得评价的可能性大,升职加薪也更容易。

甲方/乙方思维决定核心业务部门

市面上有一些公司情况更加复杂,比如一个网络平台,要靠产品吸引众多用户,但是又要靠卖广告给其他公司赚钱。这时候它是属于甲方还是乙方呢?

这就要看公司做事是甲方思维,还是乙方思维了。

有的公司以用户为重,认为产品做好了,用户多了,广告价格自然就会上来。不需要讨好其他公司,而是打磨产品扩大用户群,这种就是甲方思维;

而有的公司则认为广告主是金主,产品需要给广告主更多利益,为此牺牲用户体验也OK。和广告主公司的关系至关重要,这种就是乙方思维。

这两种公司都实际存在,也都有经营很不错的案例。但区别就在于,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会或多或少受到甲方/乙方思维的影响。

甲方思维的公司更重视产品,产品部门就是核心部门。比如谷歌,虽然靠广告赚钱,但他们的思维就是产品做得好根本不缺广告主。在谷歌内部,程序员和产品就是核心部门,待遇和资源比广告销售要高很多。

乙方公司更重视与客户的关系,销售部门就更核心一点。比如有的日企互联网公司,策略是用大量销售人员维持中小企业持续购买广告,产品的设计和修改必须在不影响广告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产品部门也会受到核心销售部门的影响。

如果你不能决定进甲方还是乙方,可以先决定自己要发展的职种(产品、销售、市场…),再选择将其作为核心部门的公司,成长更快,话语权重,待遇福利也更高。

甲方和乙方各有好处,没有绝对的好坏利弊,只有做出更符合自己的选择,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能力。

作者:苏菲,自媒体撰稿人/日本国家认证职业规划咨询师。2010年赴日,东京大学修士课程毕业后就职于日本IT公司,现居东京。

相关文章

  • 2023/12/02(Sat)

    日企中的非日本员工暴增四倍!赴日外国人越呆越舒服了?

    我们都知道,面对日益加剧的少子高龄化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三大对策来增加劳动力人口。这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政策变化,同时为日本的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其中撬动日本社会变化最大的,也与我们最为息息相关的,无非就是外国人的引入了

  • 2023/12/02(Sat)

    「全民跑路时代」:坚持耕耘和追赶风口,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

    今年,出现了一个新词「跑路人」。在多数语境中,这个词会用来代指从社会普遍认知中那些很不错的环境、从他人口中钦羡的待遇中离开的人。从大厂跑路、从体制内跑路、从各种传统或新兴行业跑路……故事的主角往往被一些优质条件吸引进入这些环境,但实际工作后觉得并不适合自己,最终鼓起勇气离开

  • 2023/12/02(Sat)

    日本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

    近期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赴日IT派遣越来越难做』的投稿突然增加了不少。『刚来日本三个月就被劝退!』『来日本六个月了还没有进现场,一直在待机』『说好的80万月薪变成了少得可怜的18万底薪……』这许多投稿,似乎是人们对赴日工作的期待和现实出现了较大的差距。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吗?这条路真的走不通了吗?

用户注册

※您提供的电子邮箱会收到注册指南

注册指南邮件已发送

views.customer_sign_up_modal_complete__visual_alt views.customer_sign_up_modal_complete__visual_alt

会员注册还没有完成

注册指南邮件几分钟内送达。
请在24小时以内从邮件的URL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