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

  • 选择地区

    选择地区

    上海

    北京

    天津

    重庆

    江苏

    浙江

    广东

    深圳

    海南

    福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山东

    江西

    四川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陕西

    山西

    广西

    云南

    贵州

    甘肃

    内蒙

    宁夏

    西藏

    新疆

    青海

    其他地区

    选择其中的地区

  • 选择职业类别

    选择职业类别

企业入口

2022/04/08(Fri)

聊聊日本女性薪资只有男性七成这件事

特约作者 / 苏菲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3月8日妇女节,也被称作「国际劳动妇女节」。因为劳动,是女性开始觉醒,想要争取同等权利的契机。

2020年我们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从历史的角度盘点了日本职场产生男女待遇差异的原因。

https://mp.weixin.qq.com/s/2qlPhxHzRZS22NK8lAw_eQ

由于这种不平等的情况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日本现在最大利用劳动力的政策,因此这些年政府也是一直出台各类政策与改革活动,想办法消除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那么现状如何呢?

到2019年,以男性平均收入为基准,女性的平均收入依旧只有男性的74.3%左右。这个数字就连日本人自己也觉得并不是很好看。


出典:厚生劳动省「賃金構造基本統計調査」,不包含临时工群体

让人更加惊异的是,韩国和中国的数字其实更不好看。

韩国女性的平均工资为男性的65.4%;而在中国,根据boss直聘发布《2021中国职场性别薪酬差异报告》,2020全年女性平均薪资6847,同比回落2.1%,平均薪酬为男性的68.2%。

东亚三国,在男女同酬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女性薪资偏低的根本原因

对日本《劳动基准法》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其中的明确规定:不允许因性别而给男女以不同的薪资标准或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


出典:厚生劳动省 https://positive-ryouritsu.mhlw.go.jp/mieruka/files/pamphlet.pdf

既然已经法律规定同工同酬,那这个三成左右的薪资差异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进一步挖掘的数据:


出典:Recruit Works研究所「全国就业实态调查(JPSED)2020」

Recruit Works研究所将男性和女性以不同的条件分组,进一步比较了加入各种条件后,该组内男女薪资比例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个特点:

1. 当条件为「工作时间未满五年」的时候,男女的薪资水准大大接近了,当男性平均水平为100的时候,女性为84.9。

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由于不同性别选择不同业种、公司的倾向不同(比如女学生倾向选择稳定但薪酬低的公司,男学生挑战高薪职业与公司的多),导致了女性依旧和男性拿到的初始工资有一定差异;另一个是有可能校招时工资相近,但男女在工作五年内得到提拔和涨薪的概率不一样。

2. 当条件为「正式员工(正社员)」以及「每周工作35小时以上」时,女性薪资比例接近男性的七成。

这一数字最接近整体平均值。正社员以及每周工作一定时间以上,其实是排除了工资普遍偏低的契约社员,也排除了因育儿等情况每天工作低于8小时的情况,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女性依旧收入较低。

这间接说明,薪酬不公平的原因不在于雇佣形态或者育儿期间干活少。

单身未育、在公司里作为正式员工与男性同样工作的女性一样难以获得平等薪酬。

3. 在「20-49岁」「大学毕业」这样的条件下,差别就大到惊人,几乎能差一半,并且低于整体的平均值。这说明文凭在高中以下的女性在劳动中甚至得到了相对更高的薪酬。出现这种反直觉数据,原因可能与她们从事的业种相关。

而下面这张表格也许更清晰地描绘出女性平均薪资偏低的根本原因:


出典: 厚生劳动省 平成30年賃金構造基本統計調査

在24岁以下,男女薪资的曲线基本重合(这也部分印证了高中文凭以下的劳动者男女薪资更接近的事实),而从25岁开始则渐行渐远,在50-54岁达到顶峰。

差距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而是逐渐出现、扩大的。

在入社式上刚走出校园的男女,在公司第一年干劲十足的新人,他们意气风发的表情和银行里收到的工资也许并无差别。

然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女性逐渐地进入了「打辅助」的位置。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评、涨薪中,在选取新领导的过程中,在生育休息几年又回归职场以后,在长期的职业生涯发展中种种不利因素的积累,造成了最终的男女薪酬差异。

可怕的是,这种差异很难通过一两条规则立刻消除,而是需要长年累月的改善才能慢慢见到成果的。

作为女性,我们如何应对?

虽然整体情况并不乐观,但平均水准,并不一定就代表个人的生活轨迹。

正因为女性的不利因素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积累而成,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更好的设计与规划尽量减少自己受到的影响。

结合身边人的例子,我想给所有女同胞几条建议如下:

1. 很多人会基于直觉,认为女性较多的行业或者职务可能比较好涨薪升职。其实根据统计数据,女性较多的行业或职务也有可能整体报酬都偏低。而像程序员这样男性居多的行业,也存在着相同能力下女性平均收入高于男性的公司。因此行业内的男女比例不能作为判断标准。

2. 如果是将来考虑生娃养娃,可能会有职业生涯空白的朋友,可以优先选择一些重视实际技术大于资历、并且技术更新换代没那么快的行业或公司;或者提前寻找对于生产育儿包容性非常强、已经形成较好企业文化的公司(或行业)来度过这段时期。

3. 结合自身的情况,适当考虑发展时间较自由、自己可以做主的副业,在主业遇到不利情况的时候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作者:苏菲,2010年赴日,东京大学修士课程毕业后就职于日本IT公司,现居东京,为自由撰稿人。

数据来源:https://www.sohu.com/a/459536305_107231

https://www.mhlw.go.jp/shingi/2008/09/dl/s0919-4c_0002.pdf

相关文章

  • 2023/12/02(Sat)

    日企中的非日本员工暴增四倍!赴日外国人越呆越舒服了?

    我们都知道,面对日益加剧的少子高龄化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三大对策来增加劳动力人口。这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政策变化,同时为日本的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其中撬动日本社会变化最大的,也与我们最为息息相关的,无非就是外国人的引入了

  • 2023/12/02(Sat)

    「全民跑路时代」:坚持耕耘和追赶风口,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

    今年,出现了一个新词「跑路人」。在多数语境中,这个词会用来代指从社会普遍认知中那些很不错的环境、从他人口中钦羡的待遇中离开的人。从大厂跑路、从体制内跑路、从各种传统或新兴行业跑路……故事的主角往往被一些优质条件吸引进入这些环境,但实际工作后觉得并不适合自己,最终鼓起勇气离开

  • 2023/12/02(Sat)

    日本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

    近期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赴日IT派遣越来越难做』的投稿突然增加了不少。『刚来日本三个月就被劝退!』『来日本六个月了还没有进现场,一直在待机』『说好的80万月薪变成了少得可怜的18万底薪……』这许多投稿,似乎是人们对赴日工作的期待和现实出现了较大的差距。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吗?这条路真的走不通了吗?

用户注册

※您提供的电子邮箱会收到注册指南

注册指南邮件已发送

views.customer_sign_up_modal_complete__visual_alt views.customer_sign_up_modal_complete__visual_alt

会员注册还没有完成

注册指南邮件几分钟内送达。
请在24小时以内从邮件的URL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