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面对日益加剧的少子高龄化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三大对策来增加劳动力人口。这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政策变化,同时为日本的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其中撬动日本社会变化最大的,也与我们最为息息相关的,无非就是外国人的引入了
这也算性骚扰?日本劳动省定义的职场性骚扰行为,女对女,女对男也算!
特约作者 / 苏菲
近日来,一系列关于性犯罪、性骚扰相关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主要的辩论点往往围绕着「女性单方面的举报是否能作为性犯罪的有效证据」展开。
关于这个问题,日本社会其实也早已展开讨论。日语中有一个词叫做「痴汉冤罪」,就是指因报复等原因而被告痴汉的受害者。
痴汉冤罪是否存在,到底如何避免,就连日本大学教授以及法学界意见也尚未统一,众说纷纭。日本电车中的「女性专用车厢」据说就是因此而来,也算是社会讨论对于现实产生真实影响的案例。
不过今天我们要在这里讨论的,并不是性犯罪,而是更加难以界定、难以取证的「职场性骚扰」。
日文中的职场性骚扰来自英语,写作「セクシュアルハラスメント」(sexual harassment),通常简称为「セクハラ」。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21年发表的的一项最新调查,在受访的在职员工中,女性中有12.8%,男性中有7.9%的人曾经受到过职场性骚扰。大约占到所有受访者的10%左右。
而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有约1/4都受到过性骚扰行为,其中男大学生中受害者的比例最高。
为何受到性骚扰的人如此之多呢?
其实,这和我们如何界定职场性骚扰不无关系。在日本,性骚扰行为的界定相对比较宽泛。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该范围吧。
【代价型性骚扰】
部门领导经常对小王说:「跟着我好好干,干好了我跟大领导多多推荐你。」并时常邀请小王一起吃饭。
小王觉得这位领导经常有意无意拍自己肩膀,碰触自己,感觉不舒服,虽然很难开口但还是婉拒了领导邀请。
领导当时黑了脸,并在当天的组会上训斥小王工作态度不认真,并告诉她今天必须加班完成工作。
看起来,好像这样的领导并不少见。但这种行为其实已经构成了性骚扰。
对他人身体进行不必要的接触(即使是拍肩膀)、在对方不情愿的情况下坚持邀请其加入私人聚会,并且在被拒绝后进行故意打压报复。这种行为称为「代价型性骚扰」。实施这种骚扰的人往往是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希望对方以忍气吞声或配合来交换自己权力下的荫蔽。
【环境型性骚扰】
小李在某次项目中和女同事小张、男同事小吴分到了一组。在一起工作时,小张经常提到小李甩掉前男友是因为脚踏两条船的传言,并和小吴一起非常八卦的问小李这是否是真事,请她讲讲详情。
小吴一旦拒绝或者表现出厌恶,两个人就会阴阳怪气的说:「长得漂亮就是好,都可以随便脚踏两条船,也不给我们分享分享。」
无论是当面或者背后,在职场环境中传播他人关于两性方面、或者性方面的传言而给对方造成不愉快,就有可能已经构成了性骚扰。
即使是称赞对方「胸大」「漂亮」,如果语境不恰当,也有可能给对方造成不舒服的感受。「据说某某男同事是海王,私生活不干净」可能也算。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只是八卦一下对方有否女朋友,女朋友多大,啥时候结婚,甚至还是处于善意关心他。
但你这么想的同时,也忽略了对方可能完全不想在职场公开这些私人信息,不得不回答的时候会非常抵触。
到底算不算性骚扰,不是看动机如何,是否有恶意,而是「是否给对方造成了不愉快、不舒服」。
另外,无论对方的生理性别如何、性别认同如何,以上的情况也都适用。
那么大家一定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性骚扰中,是否给对方造成了不愉快、不舒服非常重要,那是不是只要「被害者」说自己不舒服,就可以任意告发同事或领导呢?
当然也不是。
虽然个人感受十分重要,但公司在处理相关事宜的时候,是从「受害者主观感受」和「客观事实」两方面综合去判断的。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性骚扰的界定无法太过明确,这也是日本社会在此类问题中的困境之一。他们也依旧处于摸索阶段。
如果你也怀疑自己是职场性骚扰的受害者,有以下三点建议可以尝试:
1. 明确拒绝,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职场性骚扰初期都比较轻微,忍气吞声可能会被认为是「默认接受」。尝试明确表达自己不舒服,不喜欢这些行为,是有一定概率挡掉的。
2. 记录性骚扰的具体信息。将时间、场所、人员以及具体的行为或者语言记录下来,比起自己模糊性的描述会有力很多。有利于将来事态升级时作为协助调查的根据。
3. 自己无法阻止时及时与相关人员或部门联系处理。
目前在日本,对于职场骚扰的积极应对处理在法律上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的义务,所以内部一定是需要设置相关人员和对接窗口的。如果公司对于受害者置之不理,则有可能受到政府警告,严重者可能会被公开通报。
职场骚扰防治法仍旧还存在缺陷。除了前文所说的无法明确界定性骚扰行为之外,还没有制定任何明确的惩罚规则,但不排除今后进一步立法规定公司支付罚金或赔偿。
这个世界并非只有黑与白,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更是复杂纠缠的。像是性骚扰这类复杂的社会问题,很难靠一个制度规定或者某种单一的价值观就简单解决。
长期的宣传以及社会环境的进步,为的是「更接近理想的状态」。是尽可能让更少的个体在职场中经历不愉快的体验。我们要追求的也许并不是一个辩论后的「永久正确的结论」,而是又多一个人,能够获得更加舒心的工作与生活。
作者:苏菲,2010年赴日,东京大学修士课程毕业后就职于日本IT公司,现居东京,为自由撰稿人。
相关文章
-
-
2023/12/02(Sat)
「全民跑路时代」:坚持耕耘和追赶风口,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
今年,出现了一个新词「跑路人」。在多数语境中,这个词会用来代指从社会普遍认知中那些很不错的环境、从他人口中钦羡的待遇中离开的人。从大厂跑路、从体制内跑路、从各种传统或新兴行业跑路……故事的主角往往被一些优质条件吸引进入这些环境,但实际工作后觉得并不适合自己,最终鼓起勇气离开
-
2023/12/02(Sat)
日本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
近期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赴日IT派遣越来越难做』的投稿突然增加了不少。『刚来日本三个月就被劝退!』『来日本六个月了还没有进现场,一直在待机』『说好的80万月薪变成了少得可怜的18万底薪……』这许多投稿,似乎是人们对赴日工作的期待和现实出现了较大的差距。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吗?这条路真的走不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