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

  • 选择地区

    选择地区

    上海

    北京

    天津

    重庆

    江苏

    浙江

    广东

    深圳

    海南

    福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山东

    江西

    四川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陕西

    山西

    广西

    云南

    贵州

    甘肃

    内蒙

    宁夏

    西藏

    新疆

    青海

    其他地区

    选择其中的地区

  • 选择职业类别

    选择职业类别

企业入口

2020/08/21(Fri)

在华日本教授久保辉幸和中国的渊源

久保辉幸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国科学院博士

今天我们采访的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副教授久保老师。听听在华日本教授和中国的渊源。第一次偶遇并认识久保老师是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阅览室;第二次是杭州,浙江工商大学,“东亚文化交流——艺与术”国际研讨会。他中文很棒,不仅汉语交流毫无障碍,而且能主持中日双语国际研讨会,甚至精通古汉语,对中日古籍有深入研究。

久保老师您好!学习中文这个过程您经历了多长时间,主要通过哪些方法?

谢谢!日常会话基本没有障碍,不过还真不怎么样的,用汉语讨论有点困难。来华前,我在本科阶段学生物学。无论什么专业,日本高校基本都设有第二外语。因为我英语极差,选了中文。不过也是入门中文罢了。我本来不擅长外语,汉语也挂科,二年级重修了。这反而给我了重新从头开始学习的机会,我觉得像我这样语言学习速度缓慢的学生,跟班学习可能学得不精,学不会外语。幸好我有重修,我再次认真学习,最后的中文成绩稍好点了。另外,当时任课老师非常认真,说日本人学汉语,掌握了中文发音就是中级水平。毫不客气盯着学生不断纠正发音。有些女同学因为被要求反复发音,站着流泪念单词十几次,最后被解放后趴在书桌上哭。这位老师的课给我了很好的发音基础,四声和翘舌音基本学会,只是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发音还不是清楚。毕业后,我偶尔见到有一位著名医学史专家。这位老师听了我姓久保,就提到“久保桃,桃子的名字”。可是,当时我连“桃子”都听不懂,无法沟通。听力、词汇明显不足。

后来,来到浙江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集中学习中文。学费也不便宜,只能学三个多月的初级中文,年纪已26岁。当年上了博士研究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慢慢学习中文。因为语言培训的时间很短,写作基本没有机会学到。所以,也给导师添了不少麻烦,恩师罗桂环老师耐心一个个纠正我的中文。这样慢慢学过来的。

总之,我学中文的经历上没走捷径,自己不认为有语言天赋之类的先天优势。否则的话,我外语成绩也应该比别人好。也正因此,我总觉得付出多少努力都不为过,从不对自己怀着格外的期待,做个愚笨,坚持学下去。学外语,或许语言天赋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的。

您和中国有什么渊源?

本科毕业时,我们这一代的日本人面临“就业冰河期”,研究生学历也没有什么优势,进退维谷。本来有读生物学博士的念头,但因为我没那么优秀,也有经济原因,没有希望了。当时,我目睹了已经有许多博士学历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我毕业后,只好做兼职。兼职做了两年,同时求职,可是很不顺利,也没有前景。我回想我在本科时接触过《本草纲目》,对此很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的本草书。当时还冒昧拜访了近畿大学的一位生药学教授久保道德老师,他乐意并允许我查阅许多本草书。后来,在网上得知茨城大学的本草学师资强,决定了到茨城大学读研。在那里边打工,边写论文。茨城大学虽然也不算名校,但是师资好,研究生又少,我这样的人才也可以享受精英教育,这真是很幸运的事,这两年给我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另外,因为日本的义务教育课程里还有古汉语课,我参加高考的统一考试时,也考过简单的古汉语题。

为什么选择来中国?

读完了硕士生后,犹豫了是否继续读博士。在日本读研时候已经申请了学费贷款,不过,还没有用完这笔钱。我面临两个选择,是要去工作还款,还是用剩下的钱去留学。这时,我导师告诉我中国科学院设立奖学金招国际留学生。我最终决定来华学习。不过,刚才也说过,我当时的汉语水平还是入门阶段。所以,先到浙江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学习四个月的初级汉语。浙江大学的对外汉语课很好,大多任课老师很负责。我刚刚过了旧NHK4级水平(大约相当于新NHK2级),当年9月到北京开始读博士。

您研究中国的什么历史?

我学过植物学和本草学,但博士论文不是本草学的题目,而是属于农学史的园艺史的题目。因为改了专业,得再从零开始学习,不过这开拓了我的视野,给予我一个独特的专业背景。本草学者主要看本草书、方剂书等医书,可能很少注意到农书、训诂书、诗文等其他领域的著作和作品。不过,古代农书里也有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的记载,部分药用植物可供观赏,所以在研究这种植物的历史时,翻看本草书的同时,也得翻看农书、文学作品,结合多方面的史料下结论。不过,学习医学和农学的历史还是很吃力,所以我有没能像其他专家那么精通的担忧。

还有,周边国家的资料也比较重要。在唐以后,随着贸易的发展,从西部传入肉豆蔻、阿魏等重要的新药材。同时,中药材也向周边国家传出去,比如,阿拉伯医药书中也有中药材的记载。如今,药材传入的历史研究不少,但在外文医药文献中的中药材研究仍然极少。比如,日本的本草文献中也有许多进口中药的鉴定和研究。尤其是江户时期,由于幕府实施严格的进口管理,进口药材的记载也不少。还有,因为进口药材价格高,进口量也有限,所以为了药材国产化,也分析进口药材。这些记录有利于药材的历史研究。我今后也将继续研究本草考证。

另外,我博士生期间研究宋代的植物谱录。我学位论文正在由广西科技出版社排版,预计今年内出版。

您在学校教什么?学生怎么样?

我从2014年起,一直从事日语教学。给外国人教自己母语,听起来可能很容易,但实际上真不那么简单。比如,想一想给外国人讲一下中文的补语,如“听得很清楚”和“听清楚”,“能说英语”和“会说英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一样?这些我在课堂里学习过,所以我还能讲清楚。可是,我讲不出来很多日语语法,只是知道日本人是说还是不说。这样,我教我自己的母语还有一定的难度。

还有,至少我教过的中国学生是努力的,大多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两三年日语,就能进行日常对话、做简单的口译,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只是,因为学生在班级里有成绩的优劣,感觉不到自己的语言能力高。不过,日本的中文系学生即使在班里很优秀,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所以,中国学生要有自信,敢说日语(外语)。要是外国人听不懂你的话,那不是你的错,而是不会中文的外国人的错。

还有,学生很积极地出国,学校也准备很多免除日方院校学费的交换项目,这也跟日本大学生和日本高校的情况是不一样。

生活细节上,中日有哪些差异?

我觉得,生活细节上的差异还是不少的。不过,不管日本人还是中国人,不少人认为中国和日本之间文化差异少。与欧美比较,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是相对少的。这是客观事实。不过,还是存在差异。就像你跟家人生活习惯、思维相近,却存在许多矛盾一样,因为相似度高,你以为你懂得对方,也相信对方理解你。也正因此,其实也容易产生矛盾。所以,总需要反思自己是否主观上存在片面判断。最典型的误解是礼品。日本人送礼的时候,首先考虑有用的、便于携带的小东西。除了食品等消费品以外,有人送袜子之类的东西。零食类礼品在中国一般很便宜,但在日本其实又贵又小,不过因为有这种习俗,大家都知道虽然小,但还是个好东西,而且便于携带。但是,部分中国人会觉得日本人好小气。中国人一般喜欢送大盒礼物、瓷器装的又大又重的东西。日本人也担心对方不高兴或伤心,难以辞谢,可能当场笑着说非常感谢,但其实在心里困扰,想着是不是能装在旅行箱里,怕液体漏出来,坐飞机要不要托运。所以,准备礼物时,最好也考虑来客的行程。

久保辉幸

相关文章

  • 2023/12/02(Sat)

    日企中的非日本员工暴增四倍!赴日外国人越呆越舒服了?

    我们都知道,面对日益加剧的少子高龄化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三大对策来增加劳动力人口。这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政策变化,同时为日本的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其中撬动日本社会变化最大的,也与我们最为息息相关的,无非就是外国人的引入了

  • 2023/12/02(Sat)

    「全民跑路时代」:坚持耕耘和追赶风口,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

    今年,出现了一个新词「跑路人」。在多数语境中,这个词会用来代指从社会普遍认知中那些很不错的环境、从他人口中钦羡的待遇中离开的人。从大厂跑路、从体制内跑路、从各种传统或新兴行业跑路……故事的主角往往被一些优质条件吸引进入这些环境,但实际工作后觉得并不适合自己,最终鼓起勇气离开

  • 2023/12/02(Sat)

    日本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

    近期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赴日IT派遣越来越难做』的投稿突然增加了不少。『刚来日本三个月就被劝退!』『来日本六个月了还没有进现场,一直在待机』『说好的80万月薪变成了少得可怜的18万底薪……』这许多投稿,似乎是人们对赴日工作的期待和现实出现了较大的差距。IT派遣也开始卷起来了吗?这条路真的走不通了吗?

用户注册

※您提供的电子邮箱会收到注册指南

注册指南邮件已发送

views.customer_sign_up_modal_complete__visual_alt views.customer_sign_up_modal_complete__visual_alt

会员注册还没有完成

注册指南邮件几分钟内送达。
请在24小时以内从邮件的URL进入注册页面。